Click here to see English version

針刺療法是古代中國人的一項重大發明。它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,運用虛則補之、實則瀉之和平補平瀉等多種多樣的操作手法,通過調氣瀉血、疏通經絡等途徑,以達到調整功能、防病治病、恢複健康、延年益壽的目的。

本中心毛國雲醫師,學秉仲景,針襲《靈》《難》,悉心承接導師張縉教授深究的歷代二十四式針刺手法,并精研《內經》以來名家針法精華,融匯吸收當代名家独特有效手法,取精用宏,融匯貫通,逐漸形成了自己用針少、取效快、不易復發的臨床用針特點,受到病家的信賴。

附:針刺的鎮痛效應原理   針刺鎮痛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針刺效應。研究證實,它的發生首先是針刺信號被穴位處的感覺神經和感受器所感應;其次是針刺刺激信號通過外周神經纖維(δ和C纖維)傳遞到脊髓水平,在此除了脊髓背角細胞突觸後電位發生變化而參與鎮痛外,還有化學物質如內源性嗎啡樣物質、P物質、5 羥色胺等的釋放,這些物質在針刺鎮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;第三是針刺信號繼續由脊髓依次傳遞到腦幹、丘腦和邊緣系統,在這些中樞的各個層面上,諸多核團的神經細胞發生膜電位的變化,更重要的是各種神經細胞分泌相應的神經遞質參與鎮痛,除了前述的化學物質,還有腎上腺素、去甲腎上腺素、多巴胺、乙酰膽堿、γ氨基丁酸等。最後,針刺信號到達大腦皮質,在這裏做進一步的整合處理,使針刺鎮痛效應得到極致的發揮。(周華博士文)